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

“威”,权威,一种不太会让你怀疑的说服力 | 模糊谈判力

2022-12-07| 发布者: 仪征信息社| 查看: 135| 评论: 1|文章来源: 互联网

摘要: “威”,权威,一种不太会让你怀疑的说服力|模糊谈判力第三十九篇这是桔梗在“谈判思维”的第714篇推文。全......
可以替别人放生吗

“威”,权威,一种不太会让你怀疑的说服力|模糊谈判力第三十九篇

这是桔梗在“谈判思维”的第714篇推文。

全文共1997字,阅读大约需要3分钟。

1引言

小李的座机突然响了,

小李吗?我是六楼王总的秘书,你能帮我一个忙吗?

六楼的王总?

小李只是一个普通员工,他并不认识公司太多的领导;

所以他不敢得罪,只好按照要求帮了对方。

相信我们在职场中,大都遇到过类似的事情;

一个“头衔”很大的人突然找到我们,通常我们的反应都是“服从”。

但正确的做法,也许是先核实对方的身份,对吗?

如果是你,你会服从还是警惕拒绝的可能性是多少?

一半一半?

好吧,我可能也是。

1974年,美国麻省史密斯学院的心理学家,伦纳德-比克曼教授,也想知道类似的答案;

于是,他做了一个有趣的社会实验;

实验很简单,他让两名实验工作人员,分别扮演两个角色;

一个是平民打扮,另一个是警服打扮(但没有佩戴任何证件或枪械);

这两个工作人员会站在马路边,对路过的行人示意,

看见那边正在付停车费的那个人了吗?他没有零钱,你过去帮帮他!

嗯,这是一个听上去不那么让人舒服的要求,而且来自一个陌生人;

这个实验一共尝试了48名从纽约布鲁克林街区路过的行人,平均年龄在46岁左右;

你猜,服从了平民打扮的有多少?服从了警察打扮的又有多少?

在实验结果出来之前,伦纳德教授也同样让大学里的同学们都做出了猜测;

大学生们认为,会服从平民打扮工作人员的比例大概在50%,一半一半;

实验结果和他们的猜测比较接近,是42%。

大学生们认为,会服从警察打扮工作人员的比例大概会是63%;

实验结果和他们的猜测相差很大......

92%!

也就是,几乎没有人会拒绝,甚至怀疑一下这个警察的身份,而无条件服从。

(详细实验见:TheSocialPowerofaUniform,LeonardBickman,DepratmentofPsychology,SmithCollege,Northampton,Massachusetts,doi.org/10.1111/j.1559-1816.1974.tb02599.x)

2权威

我们依然在“模糊谈判力”这个系列推文中,它的思维方式启发自牛津大学的实验心理学研究。

今天的话题,依然七字影响力的第四个字,“威”。

“威”,权威,一种让人自动服从的说服力;

当然,它既包含一个组织行政层级的上下权威,也包括社会知识体系中的专业权威。

正如文首所表达的那样,

即使是一个我们不认识也没有验证过身份的“老板”,我们也会大概率服从;

即使是路边一个同样没有验证身份的“警服”人员,我们也会大概率服从;

别只是把这种现象,局限在“官衔”或“行政”上下级的“权威”;

专业权威,也能具有类似的效果。

比如,一个IT模样的年轻人走到你的工位对你说,

同事你好,我是IT支持,公司这两天遭到蠕虫攻击,请给我看下你的电脑。

在一个专业IT人员面前,同样我们的大脑会瞬间短路,大部分时候我们并不会去核实他的身份再配合,而只是把电脑交给了对方;

因为他们也是一种权威。

“威”字说服力带来的影响,源于我们大脑的短路,或者也叫做“自动执行”。

3梅开二度

“威”字的应用方法很多,有时候非常巧妙;

看一个例子,

温蒂是一家公司的普通员工,她有一个会议需要安排在下周一早上的大型会议室;

但她看到下周一这间会议室已经被预定了,这下该怎么办?

温蒂来公司还不到一年,时间不算长,认识人也不算多;

她打听到,负责会议室安排的行政管理人叫“杰夫”,听说不太好打交道;

温蒂打算给杰夫打个电话,试着商量看;

但她先在网上查了下公司COO的名字,“Maggie麦琪”,以及她的秘书的名字“Judi朱蒂”;

之所以这么做,是因为温蒂知道,这间公司所有人都对COO非常敬畏,这个“麦琪Maggie”是大部分人的权威。

然后,温蒂拨通了杰夫的电话,

杰夫,你好,我是采购部的温蒂,我遇到了一个麻烦,朱蒂给我出主意,让我来找你帮忙,你能帮帮我吗?

杰夫很困惑,

朱蒂?哪个朱蒂?

温蒂佯装惊讶,

朱蒂啊,就是16楼那个朱蒂.....麦琪的秘书...

杰夫瞬间态度温柔下来,问温蒂有什么要帮的,

温蒂告诉他自己想要周一的大型会议室,但被人预定了,可是别的会议室都太小;

电话那头杰夫表示很无奈;

温蒂继续说道,

杰夫,我知道这么晚来求你协调这个会议室安排,实在是让你为难,都是我的错,可朱蒂告诉我,如果有人能搞定这件事,这个人一定是杰夫你!

电话那头的杰夫,继续沉默了好久,然后说,

嗯,让我先打个电话去商量一下,回头打给你。

没过多久,杰夫告诉温蒂,预定会议室的部门愿意换一间小的。

在这个例子中,温蒂至少用了两次“威”字;

一次是,借用了“COO秘书朱蒂”,尽管其实她并不认识朱蒂,但这并不影响让COO的“权威”去影响杰夫的大脑短路;

二次是,温蒂反过来肯定了杰夫的“权威”,“如果有人能搞定,这个人一定是你!”,这种“权威”的肯定,会在情绪上起到非常正面的推动作用;(类似的讨论,我们在“超感性谈判系统”中有涉及)

借用一次“权威”,再肯定一次“权威”,说服力跃然纸上。

4小结

值得一提的是,今天内容的背后,依然有着“模糊谈判论”的影子;

分类、二元、语言、极端;

“威”,“权威”的本质,也是“对Vs错”二元差异的极化;

当我们尝试画出一个分类,对Vs错,人们的大脑迅速二元化,让我们渴望站到“权威”的“对”的一边;

当“对错”还没出现之前,这个分类对我们来说就是模糊的,没有说服力;

“权威”,可以让我们在谈判中撕开这个分类,对错的界限越明显,越纠结,“威”字说服力就越极端;

说服力的流动,再次从模糊走向极端。

这里是“谈判思维”!

“模糊谈判力第三十九篇”待续

---桔梗(839239@qq.com)
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| 收藏

最新评论(1)

Powered by 仪征信息社 X3.2  © 2015-2020 仪征信息社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