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

盗墓界有个“不成文规定”:金银珠宝都可拿,唯独一样东西不能动

2023-01-27| 发布者: 仪征信息社| 查看: 135| 评论: 1|文章来源: 互联网

摘要: 在我国传统的思想中,对于生死看得很重,佛家也说“世人生死事大”。所以在古代,人们对出生与死亡都十分重......
qq靓号

在我国传统的思想中,对于生死看得很重,佛家也说“世人生死事大”。所以在古代,人们对出生与死亡都十分重视,也因此衍生出了许多习俗与文化。

在古人看来,死亡是另一种形式的生命延续,它并不意味着结束。人死后会灵魂离体,与肉体分开,这个灵魂就是大家口中的鬼。

在传统文化中,人们认为鬼在阴间生活,与人的作息时间相反,他们在阴间也有一套与人间相似的社会制度。而鬼的居所就是活人为他们建造的坟墓。

鬼的坟墓在建造时也要看风水,要在规定的时间内下葬。同时要为死者陪葬其生前喜爱的器物,家中富裕的人还会额外陪葬金银珠宝等财物以示哀痛与不舍,并希望死者在阴间也能富裕的生活。

但这样丰厚的陪葬品却吸引了一些心怀不轨之人。这些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,一类是走投无路者,古代因农业生产水平不高,一旦有天灾人祸就能导致很多人家破人亡。命都要没了自然也管不上什么礼制、道德。

一类是单纯被利益诱惑的盗墓贼,这些人本身的道德水平就不高,面对丰厚的陪葬品,自然毫不手软,也根本觉得破坏什么风俗。

这些盗墓贼会挖开坟墓,偷走墓中的陪葬品。但他们也不会什么东西都拿,墓主人陪葬的玉,他们一般不会带走。盗墓贼的主要目的就是盗取陪葬品发财,从古至今玉都是比较值钱的,那些盗墓贼为何不拿走玉呢?

不易出售,怕被发现

春秋时期,玉的种种美好品质与“君子”靠拢。人们逐渐开始用玉来指代君子,甚至有“君子无故,玉不去身”的说法。

众人对玉趋之若鹜,逐渐玉就成为了人们身份的象征。到了后面玉被纳入了等级规划,只有帝王才能用白玉。其余人根据等级的不同只能使用与自己身份相匹配的玉。

除了种类之外,对玉的大小、色泽等都有严格的规定。佩戴超越自己身份的玉会被视为犯上、不守礼法。

也正是因为种种的规定与对玉的喜爱,有许多人会在玉上刻自己的身份信息。这也是防盗的一种手段。

盗墓贼的社会身份一般不会很高,就算带走了玉也很难卖出去。出售高于自己身份的玉会引来他人怀疑,更何况有的玉还会刻有墓主人的身份信息。出售这种玉,一不小心就要去吃牢饭。

怕被墓主人报复

在古代人们对鬼非常敬畏,同时又有玉能养人的说法。这些盗墓贼认为墓主人的灵魂会附身在玉上面。

他们虽然盗墓,但也会害怕鬼神之说。在他们看来,如果带走玉,就会惊动墓主人的灵魂,使其不能安息。

被惊动了的墓主人会非常气愤,古代人讲究因果报应。他们盗了别人的墓本来就已经种上了因,再惊动墓主人,墓主人肆意的报复就是他们的果。

在他们的观念里,虽然盗墓最后也要受到报应,但那也是日后的事。一旦惊动墓主人,那自己的报应就在眼下。

另一方面,金银珠宝在他们看来都是俗物,还会抱有侥幸心理。但盗取玉石,惊动墓主人,那报应就真真切切地来了。

也因为这个原因,盗墓贼一般不会拿走墓主人陪葬的玉。

怕神仙惩罚

最早时候的玉是没有雕刻的,人们在佩戴的过程中玉逐渐发生变化。显露出与石头不同的质地,当时对于这种无法用经验解释的事情就会联想到神灵。

所以古人将玉作为与神灵沟通的媒介,经常用它来供奉神灵。逐渐认为玉中有灵气,因此玉在人们心中成了宗教信仰的一部分。

盗走玉就代表着自己无耻的行径将会被神灵知晓,神灵也因此会对他们进行处罚。

古人对于神仙非常敬仰,他们认为天地山川、日月星辰、风雨雷电等,天地万事万物无一不是由神仙掌管。他们将自己无法理解的一切都归于神力所为,所以每年都要祭天,供奉神灵,祈佑能一切顺利。

在他们眼中,神是无所不能的存在。玉是与神沟通的媒介,玉中蕴含灵气,能被神察觉。而金银钱财是一般俗物,不会惊动神灵。盗走玉石,会惊动神灵,是对神的不敬。

在这样的大背景下,盗墓贼们不管多么的胆大妄为,对于神灵心中都会有敬畏之心。因此也就不会轻易拿走玉。

以上三种原因,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文物的完整性,阻止了盗墓贼对墓主人及陪葬品的进一步侵害。

从古至今,盗墓都是一种非法行为。在古时人们看来,盗墓是对墓主人的不敬与侮辱,在今天,盗墓会加大考古的难度与文物的流失。

其实墓中的一些陪葬品会帮助今人更好地了解历史,了解中国传统文化。也会对现存的史料进行更正与补充。盗墓贼的存在会造成文物的丢失与损坏,加大有关工作人员对历史与文化的复原。
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| 收藏

最新评论(1)

Powered by 仪征信息社 X3.2  © 2015-2020 仪征信息社版权所有